党史上的今天:深挖洞 广积粮 不争霸
党史上的今天
深挖洞 广积粮 不争霸
1975年5月13日,邓小平与法国总统德斯坦进行了会谈。会谈主要围绕着国际问题展开,邓小平说世界不安宁的根源来自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谈到建立国际新经济秩序指出:美苏不夺取欧洲是称霸不了世界的。欧洲在政治、经济上的作用和力量,包括在军事上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条件是欧洲自己能团结起来、强大起来。第三世界要求改变旧的经济秩序,建立一个合乎现在实际的新经济秩序,这是合理的。中国政府支持这个立场。坚决维护旧经济秩序的主要有两个国家:美国和苏联。欧洲国家,首先是法国,主张用对话的方式而不是对抗的方式同石油生产国解决能源问题。我们欣赏这一立场。第三世界提出要把石油问题同其他原料问题一起考虑是无可非议的。只要按法国的主张采取对话方式,就能寻求到合理的途径解决原料和能源问题。
(1975年5月12日,邓小平乘专机抵达巴黎,对法国进行友好访问。这位曾经旅法勤工俭学的中国革命家在几十年后又故地重游了。)
历史背景
早在1920年,刚满16岁、具有朴素爱国主义思想的邓小平满怀求知的热情,乘法国“安德烈·勒邦”号邮轮飘洋过海来到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担任青年团旅欧支部的领导成员。1925年,在邓小平被委派为特派员,前往法国里昂地区领导党团工作和华工运动。
(1924年7月,出席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五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在法国巴黎合影。后排右三为邓小平。前排右六为周恩来。)
半个世纪后的1975年5月12日至18日,邓小平以国宾身份访对法国正式进行友好访问,这是新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正式访问西方大国。在巴黎5月份难得一见的艳阳天中,时任法国总理的希拉克到机场迎接。邓小平在机场发表讲话说,法国是他年轻时代曾经生活过的国家,法国人民的热情好客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在重游故地,感到非常愉快。
在法国期间,邓小平两次同法国总统德斯坦会谈,内容涉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中国与欧洲关系、国际经济新秩序、双边经贸及能源等问题。邓小平以战略家的眼光高瞻远瞩地强调:“欧洲和亚洲实际上是一个大陆,你们在西边,我们在东边,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因素比人们相象到的要多得多。我们深信,只要我们双方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对国际局势的积极发展做出各自的贡献”。他热情洋溢地说:“法国和欧洲人民可以相信,在他们维护独立和加强联合的事业中,总是能够得到中国人民支持的。”他同时强调:“中法两国社会制度不同,但是我们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在国际上,我们都反对超级大国垄断世界事务。”
(1975年5月15日,邓小平副总理在里昂市政厅的留言簿上留言:“向里昂人民致敬!”邓小平曾在里昂做工并从事革命活动。
邓小平最后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人民正在努力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按照毛主席的教导,我们的方针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没有资格当超级大国,就是将来强大了,也不当超级大国。想当超人一等、到处横行霸道的超级大国,就是把自己置于世界人民和绝大多数国家的对立面,就是自掘坟墓。我们要教育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记住这一点”。
邓小平对法国的正式访问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外交行动,进一步扩展了中国的国际交往,提升了中国的形象,壮大了反对霸权主义的阵营,同时也为中国进一步密切与欧洲的交往开辟了新的途径。
2.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说:“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为此,中国所推行的外交政策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