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上的今天 精简军队 提升战力
1985年6月4日,邓小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宣布中国政府决定减少军队员额一百万,并阐述了军队精简的重大意义。他指出:我们下这样大的决心,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员额减少一百万,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有力量、有信心的表现。它表明,拥有十亿人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愿意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减少一百万,实际上并没有削弱军队的战斗力,而是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他谈到军队建设问题指出: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只有国民经济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才有可能。所以,我们要忍耐几年。到本世纪末我们肯定会超过翻两番的目标,到那个时候我们经济力量强了,就可以拿出比较多的钱来更新装备。先把经济搞上去,一切都好办。现在就是要硬着头皮把经济搞上去,就这么一个大局,一切都要服从这个大局。这篇讲话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历史背景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和怎样建设军队,一直是邓小平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非凡的政治智慧,丰富的治党、治国、治军经验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使邓小平在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上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
1981年6月,邓小平任中央军委主席后的第一个重大军事决策,就是举行华北军事大演习。这次演习,诸军兵种密切协同,体现了现代战争的特点,提高了部队素质和实战水平。邓小平观看了演习,检阅了部队。
1985年6月4日,邓小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发出一个让全世界震惊的声音:中国人民解放军减少员额100万。以百万大裁军为标志,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从此转到了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这一重大决策,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诚意。
他谈到中国对国际形势判断和对外政策的两个重要转变指出:第一个转变,是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认识。世界战争的危险还是存在的,但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根据对世界大势的这些分析,以及对我们周围环境的分析,我们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迫近的看法。第二个转变,是我们的对外政策。过去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正确的外交路线和对外政策,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力量的发展,是制约战争力量的发展。现在树立我们是一个和平力量、制约战争力量的形象十分重要,我们实际上也要担当这个角色。只要坚持这样的判断和政策,我们就能放胆地一心一意地好好地搞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建设。
1989年11月9日,在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辞去了他所担任的最后一个职务——中央军委主席。
(1986年12月,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邓小平向出席会议的代表挥手致意)
2.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 )
急诊:8200120 投诉电话:5168300 地址:赣州市大公路49号 咨询电话:15387846678
赣公网安备 36070202000257号 赣ICP备14006979号-1 批准文字:赣市卫信息字[2014]4号
赣州市立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