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上的今天 解放崇明 渡江完胜

首页    党建工作    党史上的今天 解放崇明 渡江完胜
 

1949年6月2日,三野一部解放崇明岛,至此,京沪杭战役(渡江战役)结束。崇明岛的解放宣告渡江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军继续前进南进,解放南方各省创造了有利条件。

渡江战役历时42天,一举突破国民党军宣称的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共歼敌43万余人,占领了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解放了苏南、皖南、浙江的广大地区,以及江西、湖北、福建三省的部分地区。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突破长江天堑,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为实现解放全中国的战略目标创造了重要条件,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背景

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追击阶段第一个大的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1949年5月30日,解放军从太仓浏河出发在登陆崇明西部。解放军登岛后战事进展顺利,1949年6月2日,岛上敌守军投降崇明岛全境解放,渡江战役画上句号。

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

三大战役结束之后,国共两方的力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坚持“划江而治”是蒋介石的底线。

国民党企图利用“和平谈判”为手段,达到“划江而治”的目的,以便争取喘息时间,保存残余的反革命势力,然后伺机卷土重来。鉴于蒋介石和李宗仁都缺乏真正和平的诚意,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直在做战斗渡江的准备。国民党政府最终于4月20日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失败。同日,我军开始按计划实施渡江战役。

棋高一着的战役部署 

长江全长6400公里,水流湍急,易守难攻,是组织防御的天然屏障。

针对国民党军沿着长江布防的一线长蛇阵,总前委运筹帷幄,智珠在握。刘伯承说:蒋介石的长江防线是一个死蛇阵,如其一处被斩断,全线震撼。为斩断这条死蛇,总前委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作了针锋相对、切中要害的战役部署。人民解放军决心百万大军分为东、中、西3个集团,利用芜湖、南京、江阴的长江突出部位,采取宽正面、有重点的多路突击、钳形攻击、翼侧牵制、纵深控制的战法。首先歼灭沿江防御之敌,而后向南发展,形成合围,夺取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控制国民党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

势如破竹的战役进程

渡江战役共分为三个阶段实施,人民解放军先是横渡长江,克服天堑,突破江防后更是锐不可当,势如破竹。

第一阶段:突破江防,占领南京(4月20日—23日,历时3天);第二阶段:合围歼灭芜湖、南京、镇江逃敌,占领浙赣铁路(4月24日—5月11日,历时17天);第三阶段:攻占上海,歼灭国民党守军主力(5月12日—6月2日,历时22天)。  

5月12日,三野向上海外围发起进攻。战至27日,上海解放,共歼敌15万余人。5月17日,四野攻占武汉。5月22日,二野第四兵团占领南昌。6月2日,崇明岛解放。至此,渡江战役结束。

重温精神

2020年6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今日党史小问答

1.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标志着( )。

A.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       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

 

正确答案:B

 

2.       1948年冬,陈毅在一首诗中写道:“几十万里,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景的重要原因是( )。

A.       淮海战役取得最后胜利

B.       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南京

C.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

D.       各个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正确答案:D

2021年6月2日 11:03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