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赣心内科团队“一站式”微创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
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心血管内科在谢年谨执行主任带领下,成功为一名“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患者施行“一站式”微创介入手术,一次手术解决患者两种先天性心脏病,既缓解了患者肺动脉瓣狭窄,同时也解决了房间隔缺损问题,让患者确确实实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同质化的优质医疗技术服务。
51岁的男性患者患者殷先生,在外院检查时发现同时患有房间隔缺损及肺动脉瓣狭窄,属于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患者及家属听闻赣州本地就有广东省人民医院博士专家团队,遂来我院就诊。
结合患者彩超结果,谢年谨主任带领心内科团队,深入病房,充分与患者沟通病情,针对患者情况制定了手术方案,决定采用“一站式”行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联合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让患者免于二次手术。
根据术前制定的方案,谢年谨主任带领曹竣主任、赖迪生博士、裴芳主任、张必龙副主任医师、江人桂副主任医师、苏照海主治医师等心内科介入团队为患者成功实施了微创手术,术中监测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压力阶差明显下降,房间隔缺损分流消失。
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
指同一患者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心血管畸形并存的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瓣狭窄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复合畸形,其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3%。
若患者出现右向左分流时又称法洛三联症。本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是右心室的血液流出受阻,引起与狭窄程度成比例的右心室压力升高,肺动脉内压力正常或下降,在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形成压力阶差。当右心房压力升高并超过左心房压力时,则出现心房水平的右向左分流,检查可见口唇及甲床发绀,严重者可有杵状指(趾)。
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开胸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切开狭窄肺动脉瓣交界及修补房间隔缺损。随着介入技术的出现,目前经皮同期行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及房间隔缺损封堵技术日趋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心血管内科
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是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重点打造心血管系统疾病、肿瘤、肾脏病、老年病四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六大专科”,而心血管内科正是重点打造的“六大专科”之一。作为医院重点科室、赣州市首批医学领先学科,设有心内科和CCU病区。现有博士后1名,博士3名,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护师1名。拥有德国西门子和飞利浦C形臂X线机,飞利浦彩色多普勒,动态心电、血压分析仪,活动平板仪,美敦力起搏器分析仪,日本多参数监护仪,飞利浦中央遥测监护仪、除颤仪、美国强生三维标测系统(CARTO3)、巴德多导电生理仪、射频消融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波科血管内超声、QFR等国际国内一流的仪器设备。对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心血管内科在心脏介入方面独树一帜,目前开展了冠脉介入治疗、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动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术、经皮瓣膜成形与置换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各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包括ICD、CRT-D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经皮选择性肾上腺静脉采血术、超选择性肾上腺动脉栓塞术、肺动脉造影、左右心导管术、肺血管球囊扩张术和支架置入等心血管介入手术,多项技术填补省、市空白。尤其在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药物球囊代替支架植入治疗冠心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瓣膜微创介入术、射频消融治疗各种复杂心律失常、高血压介入诊疗等技术均处于领先地位。这些先进技术的成功运用,为赣州及周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近3年科室先后发表SCI文章10余篇;成功申请国自然基金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在各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省、市、厅级课题多项,获赣州市科技进步奖3项。心血管内科将紧紧抓住医院高标准打造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赣州分中心的契机,用心守护生命的律动,以更高的标准和更好的服务,全面助力赣州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赣南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卫生健康提供高质量的医疗保障。
撰文摄影:心内科 张必龙
急诊:8200120 投诉电话:5168300 地址:赣州市大公路49号 咨询电话:15387846678
赣公网安备 36070202000257号 赣ICP备14006979号-1 批准文字:赣市卫信息字[2014]4号
赣州市立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