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上的今天 让世界了解延安:“半独立”性外交

首页    党建工作    党史上的今天 让世界了解延安:“半独立”性外交

党史上的今天

 让世界了解延安:“半独立”性外交

1944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阐明党的外交工作的性质、内容和原则立场。指出:我们的外交政策是在国际统一战线的思想指导之下,其中心内容是共同抗日与争取民主,扩大我们的影响。我们办外交首先必须站稳民族立场,反对百年来在民族问题上存在的排外和惧外媚外两种错误观念。一方面,要加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另一方面,要学习人家的长处,善于与人合作。

 

历史背景

“迪克西使团”飞抵延安

1944年七八月,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部分两批派遣美军观察组18人抵达延安。

7月22日,一架美国空军C-47型客机正向延安进发,在此之前,美国军用飞机从来没有抵达过延安。飞机上载着第一批美军观察组成员,这个观察组非正式的名称是“迪克西使团”,团长是驻华美军司令部的包瑞德上校。

毛泽东、朱德和美军观察组组长包瑞德在延安。

飞机在延安机场降落时,发生了一点小事故。飞机缓缓滑行时,由于“地上看不见它的任何标志”,左轮陷进了一座旧坟墓中,引起飞机的晃动和向左倾斜。但庆幸的是,“迪克西使团到了,很幸运,所有的人都活着且没有受伤”。

美军观察组在延安期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亲自接见并设宴招待。美军观察组有关人员通过访问,写了许多调查报告,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情况。美军观察组这样评价延安人:“延安使得美国人不可思议的有三点。一是延安人对金钱不感兴趣,美国飞机经常往返印度、重庆和延安,延安没有一个人托过飞机乘务员带外面花花世界的任何东西。二是延安人待人接物不尚虚文,和一般中国人爱讲面子的传统不一样。三是延安人没有开口要美援。”

抗战后期,到延安来的外国人很多,有的来参观访问,有的来建立联系,除了临时来往的,如上述的外国记者团和美军观察组,还有在此长住的,他们中有苏联塔斯社记者弗拉季米洛夫(中国名字叫孙平),他实际上是共产国际派来的联络员。日共领袖野坂参三(当时叫冈野进)也住在延安,他领导着一个日本人反战同盟和一个主要由被俘虏的日军官兵组成的日本工农学校。

延安的外事工作,对沟通中国共产党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广泛地宣传党的主张起了积极作用。

“半独立性的外交”

为了更好地适应扩大对外交往的需要,1944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外交工作指示》,指出党的外交政策是在国际统一战线的思想指导之下,以共同抗日和争取民主、扩大党的影响为中心内容;目前,我们的外交还是“半独立性的外交”;我们办外交必须站稳民族立场,反对百年来在民族问题上存在的排外和惧外媚外的错误观念。

1944年赫尔利来华

同年9月,美国总统私人代表赫尔利(后被任命为美驻华大使)来华。赫尔利来华初期,美国政府的政策是防止国民党政府的崩溃,并让赫尔利居中调处国共关系。因为美国政府开始感到,“中国共产党已变成中国最有动力的力量”“国民党与国民政府日趋崩溃”,共产党还领导着一支有着很强战斗力的军队。美国希望蒋介石开放一点民主,而使共产党把军队交出来。11月7日赫尔利飞抵延安,表示赞同中共关于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经过三天谈判,赫尔利和中共领导人共同拟定了《中国国民政府、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协定(草案)》,并在草案上签字。但是,蒋介石完全拒绝这个“协定”,赫尔利也背弃他在延安赞同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公开站到蒋介石一边。他甚至把中共同封建军阀相提并论,声称美国的政策是“承认中国的国民政府”,不同共产党合作。美国扶蒋反共政策逐步公开化。中国共产党同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进行了坚决斗争,呼吁美国人民和各界人士,积极起来纠正赫尔利式的错误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形成“半独立性的外交”,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处理对外关系和对外工作问题,初步积累了有关外交工作的经验。

 

重温精神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研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他在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今日党史小问答

1.(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小组

B.中国共产党

C.全国政协

 

B

 

2. “四个意识”是指( )。

A.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纪律意识、看齐意识

B.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C.核心意识、大局意识、纪律意识、看齐意识

 

B

 

 

2021年8月18日 08:10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