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上的今天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党史上的今天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1957年10月15日, 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该桥1955年9月动工,全长1670余米。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汉阳龟山和武昌蛇山之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堑”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也是古往今来,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是我国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建成之后,成为连接我国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历史背景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时任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同志们,朋友们,武汉长江大桥今天正式通车了!这是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又一次光辉胜利!
长江是连接我国东西部航运的黄金水道,但同时也是阻隔南北交通的天堑。新中国成立之初,万里长江上没有一座桥梁,所有北上南下的物资都要经船舶转运,而位于长江中游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来往铁路也因此中断。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建造长江大桥的议案,后来成为新中国“一五”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1953年2月,毛泽东曾登上黄鹤楼视察大桥桥址。4月,铁道部成立武汉大桥工程局专门负责设计与施工,还聘请苏联专家组来华支援。1954年1月,周恩来主持召开政务院第203次会议,听取滕代远关于筹建武汉长江大桥的报告,讨论通过《关于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决议》。1955年2月成立以茅以升为主任的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7月,国务院批准武汉长江大桥技术设计方案、大桥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总预算。9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
武汉长江大桥设计人员潘际炎说道,当时武汉的人就特别要求有这个桥,因为武汉三镇来回都得要坐船很费劲,都要求修桥,一定要公铁两用。
△1957年工程建设后期的武汉长江大桥,法国摄影师马克·吕布在武汉拍摄
时任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局局长彭敏之女彭倍勤说,毛泽东主席对工程高度重视,1956年5月31日,他亲自来到武汉视察并详细询问施工设备、技术等问题。
彭倍勤:当讲到有一个问题的时候,彭敏的意思呢就是说,它这么多年建不成就是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的困难,逼迫人们必须想出一种新方法来克服它。主席就接了一句:“困难往往使你能产生新的方法嘛!”
随后,毛泽东第一次横渡长江,面对轮廓初现的武汉长江大桥,他即兴挥笔写下气势磅礴的《水调歌头游泳》。
方明朗诵《水调歌头游泳》: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从开工到建设,大桥施工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支持,由于采用了新技术,武汉长江大桥提前两年竣工,成为连接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仅通车后前五年,节约的货运成本就超过整个工程的造价。
纪录片《(武汉)长江大桥》解说:横跨长江,凌空而过的大桥上的公路也畅通无阻……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前进……
武汉长江大桥一经建成,便成为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它有效地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同时,大桥也将被长江分隔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为一体,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京广铁路,对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新民主主义论》所阐述的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
2. 延安整风运动使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在( )上达到了高度的一致。
急诊:8200120 投诉电话:5168300 地址:赣州市大公路49号 咨询电话:15387846678
赣公网安备 36070202000257号 赣ICP备14006979号-1 批准文字:赣市卫信息字[2014]4号
赣州市立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