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打鼾?呼吸暂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睡眠是我们的基本生命活动之一,一天中我们平均有1/3的时间用来睡觉,恢复我们的体力和能量。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身边的亲人或朋友在睡着后鼾声如雷,这时候甚至感叹到,他/她的睡眠质量可真好啊。
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人在打鼾的过程中有时鼾声会突然停止,甚至有些人会被憋醒,睡了一晚后第二天依旧很疲惫甚至开始出现记忆力下降、精神状态变差,这时候我们就要警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存在了。
什么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慢性睡眠呼吸障碍疾病,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有夜间睡眠打鼾、反复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间歇低氧及睡眠片段化。是由于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等病征。OSA 患者脂代谢/糖代谢及能量代谢存在影响,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以及脂肪分化差异等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对于睡眠打鼾的患者,我们需要格外重视。
OSA发病原因?
超重或肥胖;年龄:成年后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加;上气道解剖异常:包括鼻腔阻塞(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部肿瘤等)、Ⅱ度以上扁桃体肥大、咽腔狭窄、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后缩等;长期大量饮酒和大量吸烟;其他相关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肢端肥大症、或其他神经肌肉疾病(如帕金森病)、长期胃食管反流等;遗传因素。
OSA自查 / 自我评估
常用的量表有EPWORTH 睡眠评分表、柏林问卷等
以下是EPWORTH睡眠评分表
近期内你有在以下的情形下打瞌睡吗?请根据情况选择分值。
1. 坐着阅读时
0.无打瞌睡 1.偶尔打瞌睡 2. 经常打瞌睡 3. 频繁打瞌睡
2. 看电视时
0.无打瞌睡 1. 偶尔打瞌睡 2. 经常打瞌睡 3. 频繁打瞌睡
3. 在公共场所坐着不动时(如在剧场或开会)
0.无打瞌睡 1. 偶尔打瞌睡 2. 经常打瞌睡 3. 频繁打瞌睡
4. 作为乘客,在车中连续坐 1 个小时
0.无打瞌睡 1. 偶尔打瞌睡 2. 经常打瞌睡 3. 频繁打瞌睡
5. 当情况允许,午后躺下休息时
0.无打瞌睡 1. 偶尔打瞌睡 2. 经常打瞌睡 3. 频繁打瞌睡
6. 坐着与人谈话时
0.无打瞌睡 1. 偶尔打瞌睡 2. 经常打瞌睡 3. 频繁打瞌睡
7. 午饭后静坐休息(未饮酒)
0.无打瞌睡 1. 偶尔打瞌睡 2. 经常打瞌睡 3. 频繁打瞌睡
8. 开车等红灯时
0.无打瞌睡 1. 偶尔打瞌睡 2. 经常打瞌睡 3. 频繁打瞌睡。
(1-6分:正常睡眠;7-8分:一般性嗜睡;9-24分:不正常嗜睡(可能是病理性),建议专科就诊。)
诊断与治疗
结合患者睡眠打鼾症状,多导睡眠监测(PSG)是诊断OSA金标准。
轻度:5次/h≤AHI <15 次/h;中度:15 次/h≤AHI<30 次/h;重度:AHI≥30 次/h。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2)可作为辅助依据评估夜间缺氧程度:轻度:85%≤LSpO2< 90%;中度:80%≤LSpO2<85%;重度:LSpO2<80%。
有时候会辅以纤维喉镜检查Müller动作、上呼吸道影像学检查(上气道CT)、诱导睡眠内镜检查DISE(短睡眠)、上气道测压等检查来诊断阻塞平面,更好的制定治疗方案。
目前针对OSA患者首选治疗方法为持续正压通气(CPAP),但很多患者依从性较差,难以坚持佩戴面罩。
非手术治疗主要有:1)减重:对于肥胖的OSA患者,减重是首选治疗措施,减少上气道的脂肪沉积,从而减轻呼吸道的狭窄和塌陷;2)戒烟和限酒;3)改变睡姿:侧卧可以减少舌根和软腭的后坠,从而减轻OSA的症状;4)药物治疗:鼻腔扩张剂、镇静剂、增加肌肉反应性药物等。
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扁桃体切除术、UPPP(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下颌前移(截骨)、舌骨悬吊术、口腔矫治器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如果未得到恰当的治疗,长此以往会导致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2型糖尿病、胃食管返流等严重并发症,当我们发现身边有人睡眠时出现打鼾甚至憋醒症状,提醒她/他赶紧来医院看看吧!
撰文摄影: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刘雅岷
急诊:8200120 投诉电话:5168300 地址:赣州市大公路49号 咨询电话:15387846678
赣公网安备 36070202000257号 赣ICP备14006979号-1 批准文字:赣市卫信息字[2014]4号
赣州市立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